“不要拘留我,我这就让家人筹钱……”2025年7月30日,灵宝市人民法院以司法拘留为震慑突破口,高效执结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有效维护了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某公司与张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向被执行人张某送达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责令张某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多次主动联系被执行人张某,耐心劝解,详细阐明抗拒执行应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及积极履行生效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必要性,可张某以“人在外地”为借口拖延搪塞,对执行干警的劝解视若无睹,还与执行干警玩起了“躲猫猫”。同时,法院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张某名下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金融账户进行查询冻结,但均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困境。为推进案件执行,执行干警前往张某户籍所在地,通过多次走访得知,张某婚后长期在城里居住。
根据这一线索,执行干警找到张某居住的小区,向物业了解到,张某所居住的房屋登记在其父母名下。随后,执行干警前往该房屋,成功找到张某,依法将其拘传至法院,再次耐心劝导,释法说理,严肃告知张某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涉嫌拒执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张某仍心存侥幸,选择“摆烂”。鉴于张某的态度,法院决定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张某意识到法院这次“动了真格”,态度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急忙提出愿意履行,并联系家属筹款,当天便将11000元案款全部履行。至此,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司法拘留并非最终目的,而是针对被执行人规避、抗拒执行行为的一种处罚手段,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举措。下一步,灵宝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整合执行资源,提升执行效率,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司法的公平正义落到实处。